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 > 正文

春节的8个晚上|慎终追远,接祖先们“回家过年”

  • 资讯
  • 2025-02-01 19:40:26
  • 2

编者按“回家过年”,始终是让中国人心心念念的大事儿。首个“非遗版”春节来临,澎湃评论部继续推出夜读特别策划《春节的8个晚上》,邀请东西南北中代表性省份作者,介绍当地特色年俗,记录传统中国节的浪漫与美好。

除夕傍晚,家家户户的饺子刚刚出锅。天色还没黑透,鞭炮声密集响起、噼啪作响,一沓沓黄色纸钱熊熊燃烧。这是山东人在“请神”了。

“请神”,也被称作“请家堂”,即把家族的祖先们“请回家”过年,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“大团圆”。当祖先们都被“请进家门”,过年的帷幕,就真正拉开了。

从我上小学时,因为爷爷下楼不方便,“请神”的环节,就一直是我和爸爸完成的。具体流程大概是,先放一挂鞭炮,随后点燃纸钱,在充分燃烧后,将几炷香扔入火苗。待纸钱基本燃尽,便将冒着热气的饺子汤倒在地上,再把酒在地上倒上几个来回。爸爸会在这时候说一句,“爷爷奶奶,老祖宗们,回家过年了”,说罢,我们便朝着老家的方向磕三个头,“接”他们回家。

如果在农村,这一场景会格外盛大,我也曾经历过。通常,整个家族的男性会聚集到一起,大多是两到三代、几十号人,按辈分排列,组成浩浩荡荡的队伍,共同前往祖坟放鞭、烧纸、磕头,请列祖列宗们“回家”过年。那一刻,我们这些从五湖四海返乡过年,平日里可能很少见面的后辈们,会深刻感知到彼此共同的根脉,我们之间用字相似、含义相连的名字,便是这一切的注脚。

我从未见过爷爷奶奶的上一代人,但几年前,我的爷爷去世,此后再过年时,“请神”对我便有了更深刻的含义,那就是把爷爷“接回家”一起过年。当然,爸爸说的那句话也成为了“爸、爷爷奶奶,老祖宗们,回家过年了”。第一次听到时,我的内心仿佛被一股电流击中,甚至产生了一种恍惚感,我仿佛感觉爷爷真的回到了我们身边,来跟我们一起吃饺子。几年后的一个除夕,“请神”当天的夜里,我真的梦到了爷爷。在梦里,他问我去了哪里读大学,听到答复后,骄傲地笑了。

当然,“请神”二字所包含的,远不止于这样的仪式与过程。过年期间,在家中要悬挂轴子,也称嘱子,即族谱卷轴。轴子的主体部分是以“树状图”格式书写的祖先名讳,两侧则为一副对联,比如“敬祖千秋承祖德,尊宗万古继宗风”“祖德宗功诗书千载,子孝孙贤福寿万年”等,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与敬重、对家风的铭记与延续、对生活的祈愿与祝福。有的地区还要在门口放一根“拦门棍”,以挡住外边的“鬼怪邪祟”。

轴子多悬挂于供桌前的墙上,桌上摆放有猪头、鱼、鸡以及蔬菜等有吉祥寓意的供品,以及米饭、酒等。过年期间,每次吃饭前,妈妈都会从几道“重头”菜中单独夹出一些,用来供奉在轴子之前,我们也总是在为列祖列宗上香、烧纸后才吃饭。每一次,我站在轴子之前,总能感受到岁月的厚度、血脉的浓度、传承的长度,他们是我的根源,而我是他们的延续。那一刻的感情,总是纯粹而虔诚的,如同蓝天、雪山、大海,有一种洗涤心灵的力量。

度过了热热闹闹的大年初一,从正月初二下午开始,就要开始忙碌着“送神”了,也叫“送家堂”,即将列祖列宗们送回他们自己的“家”中。“送神”的时间一般是正月初二的晚饭时分,但我们村也有一族人家总到了深夜才“送神”,说是想让祖先们再多待一会。

“送神”的流程跟“请神”相似,也是放鞭炮、烧纸、上香、倒饺子汤和酒、磕头等,但心境却完全不同。火苗在纸钱间跃动,越烧越旺又逐渐熄灭,纸钱或化为灰烬或随风飘远,我总会望着老家的方向,希望那些被风吹起的纸屑,也能飞到那里。在这个过程中,人们许下真挚的心愿,祈求祖先的庇佑,我还会在心里默念:“爷爷,老祖宗们,明年再接您们回来过年。”

很多山东人就这样在“迎来送往”间过了一年又一年。每一年“请神”和“送神”时心态的变化,标记着一个人的成长与蜕变,连缀成时间的模样。于我而言,我的心境逐渐从小时候的“无感”,转变为庄重、神圣,并且慢慢感受到自己生命的起源与传递。另一方面,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里,我们总有太多思考、太多迷茫、太多目标,如果不知道如何说起,那就默默讲给列祖列宗们听吧,他们会包容我的错误、祝福我的愿望,并且告诉我何为“是非曲直”、如何“心安理得”。

我渐渐意识到,“请神”与“送神”并不是一种迷信,而是一种智慧、一份敬畏。从哲学上说,它诉说着人们对“我是谁?我从哪里来”的终极哲学问题的思考,蕴藏着“天人合一”的哲学思想,承载着“崇伦理、尊传统、尚礼仪”的文化内核。投射到现实当中,正如《论语》所言,“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矣”,在祖先们跨越时空的教化与连接之下,个体堂堂正正做人,家族和谐凝聚,优良文化传统也得以延续;也是在这个过程中,人们的压力得以慰藉、精神找到寄托,缓冲与蓄力悄然实现。

又是一年新春,年味在变、世界在变,我也在一次次“请神”与“送神”中从幼稚走向成熟。但总有一些东西是不变的,那是刻在中国人基因中的情怀与哲思,是世间最朴实的道理,是人性最本真的底色,伴随着我们每个人的成长,凝聚成所有中国人的“共属浪漫”。血脉传承、光阴流转,吐故纳新、慎终追远,这便是中国年。

海报设计:白浪

有话要说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