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创 新声Pro 新声Pro
伴随着短剧行业从下沉付费走向大众免费,女频内容调性从纯粹追求爽感转变为言情逻辑,通过人物关系、情感互动吸引观众,达到让众姐妹羞耻而又欲罢不能的快乐。
作者 | 王珊珊 (北京)何婧(北京)
她一身纯白旗袍,双眸清澈纯真,被女配欺负表演作画,毫无反抗。
他是这场婚礼的贵客,桀骜不驯,穿着浴袍玩味地凝视女主,「这么听话,一点灵魂都没有。」
下一幕,俩人正面相逢,她开口便是,「睡一个?」
开年第一部出圈的言情爆款,并非来自传统横屏长剧,而是竖屏短剧《好一个乖乖女》。根据红果的春节档战报显示,这部剧观看量突破10亿,追剧量突破600万。根据业内估计,它有望打破红果站内的分账记录。
不只是数据上的火爆,众多网友在小红书、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共享上头快乐,「太好磕了」,「我的2月男友找到了,柯淳」。
大众对于短剧的产品认知正在经历一些显著的变化,不同年龄、不同背景的观众都把女频短剧当成了多巴胺刚需产品。
究其原因,过去两三年间,短剧行业经历了迅猛发展,从最初面向下沉市场的猎奇产品,衍变成为贯穿一二三四五线的大众化消费产品。在市场类型上,男频与女频的数量比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,从最初的男女比约7:3,到女频反过来占据大头。
另一方面,各大互联网平台都开始抢占短剧赛道,纷纷愿意投入成本来来孵化内容。尤其是红果短剧2024年以来用户数量持续增长,带动免费模式在短剧市场中比例不断提升。原本下沉的短剧用户画像正在向主流化、年轻化和多元化演变。小红书等一二线女性用户为主的生活方式应用在春节期间加入赛道,更催生了一批更加风格化的作品,包括女性议题、纯爱等。
这也为女频短剧的内容调性带来了更多可能性,正如听花岛短剧负责人的分享,付费内容通常以「爽感」为核心逻辑,同时需要设计付费点。转向免费内容后,内容从追求爽感转变为言情逻辑,通过人物关系、情感互动吸引观众持续观看。
其结果就是,尽管从单部剧/单个演员的热度值上,竖屏短剧还远不如横屏内容。但是从现阶段的整体声量上来看,女频短剧的讨论热度甚至超过了传统长剧。
尤其是当具有强社交分享意愿的年轻观众们下场,互联网上到处都是磕的天晕地暗的姐妹,她们分享着最爱的短剧CP,讨论谁是最帅的男演员,从戏内追到戏外,在直播、花絮里寻找着糖分的蛛丝马迹。
短剧同时也改变了市场的供需关系,女频短剧的竞争正在「卷」成一片红海,所有人都在争夺用户的注意力。
正如我们在春节档短剧趋势的稿件中提到,各大平台现阶段处于投入窗口期,全行业制作水准普遍提升,如同《好一个乖乖女》这样的爆款能够吸引年轻女性用户,更考验制作团队对于当下观众新鲜审美需求的精准捕捉,以及能够营造出真实可代入的CP感。
从底层的内容调性上,短剧是影视制作与互联网逻辑相结合的产物,一直以来的优势都是相比长剧的尺度空间更大,能够满足观众的隐秘欲望,带来羞耻而又欲罢不能的快乐。
短剧如何从猎奇衍变成为情感甜品?当下受众的内容审美呈现出怎样的趋势?相比长剧与电影,短剧在制作成本与艺术表现力都非常有限的情况下,又有何突出优势?我们与一些制作方、创作者以及普通用户都聊了聊,从供需双方的视角来研究这款愈发晋升主流的女频产品。
从爽感到故事感
伴随着女频产品成为市场主流类型,内容制作开始愈发能够承接住大盘女性用户的审美喜好。对比2023年早期的爽剧爆款,例如《黑莲花上位手册》强调猎奇复仇,或者如一众霸总剧强调直给爽感,2024年至今的爆款属性开始愈发接近于传统影视喜好,即强调人物互动,要满足观众想磕CP的情感需求。
在无糖文化创始人、制片人兼导演杜浩看来,之前大部分付费爆款竖屏短剧都有浓厚的短视频基因,追求打脸爽感,而当下的一些竖屏短剧爆款开始更加追求沉浸的故事感。
例如,《好一个乖乖女》就是影视内容与互联网内容结合的一个成功范例。与传统影视内容相比,它的节奏更快,亮点更突出,表达也更直接;而相比以往纯短视频化金句爽感的短剧,它更会讲故事,内容更加丰富,人物塑造也更加扎实。
男主演柯淳既演出了邪魅、痞帅,又展现出很强的男人味和性张力;女主角本身是一个「恶女操刀鬼」,但演员余茵的外貌和身材却是萌妹型,这种人物的反差感被展现得非常到位。
面向年轻女性用户,「恶女」成为当下最受追捧的女主人设之一。
作为一名资深的视频内容爱好者,蒂娜常在小红书分享长剧、短剧、综艺等作品的观后感。大量阅片下常规的内容已经很难调动起蒂娜的兴趣。她现在更喜欢男女主双强等相对新鲜的人设,《好一个乖乖女》就跟此前的短剧人设不同,女主是「操刀鬼」,男主是「刀」。
无糖文化旗下的小糖罐短剧厂牌今年春节档推出了两部作品《坠入春夜》与《偏偏沉沦》,在小红书获得了热度排行前两名。前者聚焦恶女复仇和禁忌欲恋,女主隐姓埋名从女二手里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一切,男人是她复仇的工具;《偏偏沉沦》则对标前段时间的爆火韩剧《现在拨打的电话》,草根小白花黑化与上流精英男上演虐爱。
实际上,在杜浩过往横屏中短剧的创作经验里,善恶分明的角色设定一直是主流,观众也习惯了这种套路。甚至在《坠入春夜》剪辑过程中,团队都忍不住犹豫,女主是不是太「出格」了点,例如有一幕是女二号不孕不育,被婆婆逼着解决问题,求着女主与男主即自己老公上床,门内干柴烈火,门外女二面目扭曲。「一度担心恶女人设,会引起演员粉丝的不满。」
事实证明,年轻观众的接受程度非常宽广,反而嗨的就是这些极致人设下的新鲜刺激。杜浩分析说,这种流行背后体现着观众在现实生活中的嗨点需求,大家潜意识里希望打破传统观念,突破生活中的限制与束缚。
当然,也正是因为现实生活非常压抑,大家在短剧里找快乐。「其实大家心里都想过一把恶女的瘾,这种角色的存在,正好满足了观众的这种潜在需求。」杜浩说。
需要强调的是,依然不是所有受众都能接受恶女。在短剧编剧孙曼看来,短剧观众的喜好存在着显著差异,这些差异反映出的是不同群体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。
另一类下沉题材则面向40岁以上、思想观念较传统的受众,她们则更倾向于男强女弱、阶级差距大的故事,喜欢柔弱可怜的女主和温柔多金的男主,审美较为保守。
正如我们在春节档短剧趋势的稿件中提到,例如《好孕甜妻被老公宠上天》这样的下沉爆款在免费及付费市场都表现强劲,只是因为核心用户不热衷于社交分享,所以在声量上会显得沉默。
需要强调的是,孙曼提醒我们,无论是下沉还是年轻向,女频短剧本质上迎合的都是普罗大众的世俗欲望,需要符合东亚大众市场的审美基调,在「娇妻文学」的大框架下做小步创新。
如果仔细看看《坠入春夜》《好一个乖乖女》就会发现,男主高大身材好,必须要非常爱且只爱女主,但不能让人尝出老土「爹味」;女主肤白娇小,只不过披着一层美强惨的恶女外衣,本质上仍然享受被凝视,甚至所有行动目标都是为此。
戏内戏外都好磕
短剧观众蒂娜认为,一对CP好不好嗑,除了人物关系是否有吸引力,关键还在于演技是否细腻。她喜欢情感推进自然、亲密戏不尴尬的表演。
观众磕CP的本质是通过虚拟人物的情感互动,满足自己对理想爱情的想象。因此,即使是情节疯狂狗血的剧情,也需要细腻而真实的对手戏,才能让人产生恋爱的代入感。而从戏内延伸到戏外的甜蜜互动,更能增强这种代入感。
尤其是对于同一小说或剧本改编的不同作品,比如《好一个乖乖女》改编自番茄同名小说,此前还有另一个版本《鸣冥》。但《好一个乖乖女》凭借更精准的选角和更有氛围感的制作水准脱颖而出,其女性导演诗帆也因此收获了自己的粉丝群体。
值得一提的是,女性创作者在言情类型上的审美优势正逐渐显现,不仅在导演领域,女性剪辑师和配乐师也颇受追捧。杜浩解释说:「从竖屏短剧的后期制作中,你能明显感受并判别剪辑师的性别。」
这个春节,吴夏帆执导并主演的15集短剧《喜欢,这件小事》在小红书获得800万播放量,再一次验证了「吴夏帆严选」的纯爱魅力。从剧情类视频拍到网剧、短剧作品,她一直都以擅长打造生活化的清新氛围感。
帅气亲和的咖啡店老板,做饭超好吃的考研男大,她的男主都是漫画校草的具象版。「方晓东、赵奕钦、周昊杉,这些男演员在吴夏帆的镜头里都显得更帅」。
在吴夏帆看来,演员是否能拍的的真实好看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演的审美和决策。从定妆、穿搭到表演,所有环节她都会仔细判断。在拍摄现场,如果演员的表演过于油腻,她会及时指出并一起调整。《喜欢,这件小事》有一幕男配角从身后抱住女主的镜头,就重拍了8遍才找到最自然的抱法。
吴夏帆也有自己的选角方法,她倾向于选择工作态度好、默契度高的男演员一起工作,也会倾向于和同一演员多次搭戏。
在杜浩看来,演员本人是否相互有火花是作品成败的基础,这意味着选角工作至关重要。如果两个人本身就有火花,那么表演会很自然;如果毫无化学反应,制作团队很难有弥补办法。「如果两个人很陌生,彼此都很拘谨,甚至对彼此会有一些负面的印象与看法,那么这种天然的反感一定会在镜头中体现出来。」
在化学反应方面,有一类搭档具有先天优势,即真人情侣。
高三学生小圆在这个寒假爱上了短剧,作为网文的深度爱好者,某一天在番茄点进短剧栏后便一发不可收拾。此前从未嗑过影视CP的她,开始爱上了真人情侣CP,寒假里几乎补完了曾辉&韩雨彤、白昕&朱一未、沉思&李若琪这三对情侣的所有短剧,还在戏外看直播、找花絮,「我现在越看越上头了。」
《坠入春夜》每集都有大量性张力十足的亲热戏,曾辉和韩雨彤的表现非常吸睛。「他俩亲的是短剧圈最带感的。」评论纷纷表示。花絮中,曾辉和韩雨彤在导演讲亲密戏时,两人非常自然地贴脸、接吻,笑场时第一反应是抱住对方。而在《好一个乖乖女》的连麦直播中,柯淳问余茵「睡了几个小时」「吃了什么饭」,这种若有似无的暧昧更让观众感到一种拉扯感。
实际上,无论是长剧还是短剧,BG还是BL,演员在戏内戏外有无CP感都是观众能否投入的前提。与之相反的是,对于一些大明星的言情作品,一些观众反而很难投入情感,因为这些明星本身已经很火,甚至有男女朋友,观众清楚这种关系大多是「资本运作」的结果,首先就会失去兴趣。
路路刚开始在内娱嗑假CP,「后面全都破灭了,心累了,所以看短剧的时候直接搜真情侣,就垂直入坑了。」路路喜欢曾辉和韩雨彤,一开始不确定两人是不是真情侣,但通过种种互动,逐渐确认了自己的猜测,「见证了他俩从朋友到情侣的过程,有种自己也参与其中的感觉」。
Guilty Pleasure
在《坠入春夜》的筹备过程中,杜浩一度认为剧本内容太过直给,缺少一些内心的情感传递,没有太呈现出男女主相互救赎的主题,甚至男女主之间的荷尔蒙拉扯,与团队原本熟悉的纯爱赛道大相径庭。
但从结果来看,杜浩意识到这种表达方式的合理性,结合竖屏剧的观看情景与节奏。竖屏内容的特质就是直给与外显,不能让观众去阅读与细品角色内心的复杂活动,这在快节奏的竖屏剧里是没有空间的,而是应该将几乎所有的内心活动都外显出来,用表情、动作、台词这样直接了当的方式来呈现出来,将最饱满的情绪与情感,在最有限的时间里呈现出来。
无糖文化在横屏中短剧领域走爆款精品逻辑,每部剧本都由团队原创打磨,入局竖屏之后所带来的最大变化,就是题材类型的尝试与扩展,很多题材内容都是以前在横屏领域从不触碰。以前觉得只有那么几个类型能做,后来发现其实内容是可以百花齐放的,只要能够准确的打到观众的某一个情绪点和嗨点,它就能成立。
一位编剧认为,短剧本质上是一种 Guilty Pleasure,无法容纳文学性与情感深度,而纯粹只是提供碎片化情绪价值的产品。
但这也是竖屏短剧市场日趋壮大的核心原因,在尺度方面,竖屏短剧相比横屏长剧有过审优势,比如《好一个乖乖女》这种故事在横屏领域可能会更难立项,台词很可能也无法如此露骨。
一些传统影视创作者正在积极投入跟上竖屏观众的需求,或许还要尝试本身审美无法接受的题材。
另一方面,还有一些创作者想努力从「走脸」进化到「走心」。
吴夏帆最早做言情剧情短视频的时候,因为本身是优质长剧及电影的忠实观众,本能地就能写出大量甜点桥段。但伴随着生活阅历的增长,她反而愈发感受到这种美好与现实世界的脱节。接下来,她希望能够借助长剧、电影的表现形式讲出自己更能信服的故事。
END
原标题:《嗑CP正在成为短剧的新爽点》
有话要说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