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创综指ETF火热发行,首日即有产品募满。
2月17日,首批12只科创综指ETF开始正式发行。其中,包括易方达基金、华夏基金、天弘基金、华泰柏瑞基金、南方基金、博时基金、招商基金、建信基金、汇添富基金在内的9家基金公司上报科创综指ETF;以及富国基金、景顺长城基金、工银瑞信基金在内的3家基金公司上报科创综合价格ETF。鹏华基金旗下科创综指ETF也于同日发行。
上述13只发行的科创综指、科创综合价格指数ETF认购期限为5天或12天,首次募集规模上限均为20亿元,预计可以为科创板带来超200亿元的增量资金。
值得一提的是,2月17日晚间,建信基金发布公告称,建信上证科创板综合ETF原定募集期为2月17日至2月21日,截至2月17日,基金累计有效认购申请份额总额已超过本次募集规模上限20亿份(折合为金额20亿元)。为更好地维护投资者利益,建信基金决定提前结束该基金的募集,募集截止日提前至2月17日。建信基金将对2025年2月17日的有效认购申请采用全程比例确认的方式给予部分确认。
来源:澎湃新闻记者据Wind数据统计
与此同时,国泰上证科创板综合ETF则于2月24日开始发行。此外,中国证监会网站显示,第二批科创综指ETF也已上报,嘉实基金、兴业基金、兴银基金、西藏东财基金于此前1月23日集体上报了相关ETF产品,具体来看,嘉实基金上报的是科创综指ETF,兴业基金、兴银基金、西藏东财基金上报的是科创综合价格指数ETF。
关于科创综指ETF的投资价值,科创综指ETF富国拟任基金经理金泽宇指出,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,未来经济工作重点之一就是“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,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”,因此,预计聚焦“高端制造+科技”的新质生产力会受到政策的持续倾斜,科创板相关成分股或有望持续受益。
金泽宇进一步分析称,科创综指ETF则可以让更多投资者通过指数工具分享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红利;与此同时,更多的关注度和资金通过指数产品聚焦科创综指,也更有利于改善初创型“硬科技”企业的融资环境、优化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向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方向倾斜。
从研发和营收数据上看,天弘科创综指ETF拟任基金经理张戈分析道,2023年至2024年,许多科创板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速超15%。同时,在营收端也有积极反馈,2024年前三季度,不少科创板企业营收数据亮眼,部分企业在2023年营收实现翻倍。这表明整个板块处于高速且正确的发展轨道,研发驱动的营收增长具有较强可持续性,有利于企业形成技术壁垒和稳定的护城河。
“在人才方面,科创板上市公司招聘相比非上市公司具有明显优势,能够吸引更多人才。人才的涌入为企业带来技术迭代和新鲜血液,推动企业进入技术进步、人才汇聚、营收增长的良性发展轨道。”张戈称。
易方达基金指数研究部总经理庞亚平则同样认为,科创综指ETF等产品的推出,为投资者布局“硬科技”发展机遇提供了新的优质工具,有望助力资金向创新领域聚集,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,畅通“科技-产业-金融”良性循环。
有话要说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