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创业 > 正文

马上评|政务系统接入DeepSeek,当把握好三对关系

  • 创业
  • 2025-02-23 07:18:09
  • 12

我国的国产大模型DeepSeek横空出世,引发全球AI界连锁反应,其舆论热度也持续走高。日前,全国多地政务系统以及众多企业纷纷接入DeepSeek。它的“朋友圈”在持续扩大,AI技术加速落地,应用场景不断拓展。

一些地方组织领导干部专题学习,明确提出要引入AI辅助领导干部决策,要求公职人员手机至少安装两个人工智能软件,必须会使用DeepSeeK。深圳迈出的步子更大一些,要求全市各区各部门基于政务云环境正式开启DeepSeek的应用服务,而福田区基于DeepSeek开发的70名政务AI“数智员工”已正式上岗。于是,围绕DeepSeek的讨论也从舆论场转向了实践场。

透过这些讨论,可清晰看到社会面基本形成的共识:DeepSeek不仅“很争气”,而且很好用,有助于政务工作提质增效,既然是个好东西,那就应该派上大用场。虽然人们对DeepSeeK的广泛应用也表现出了一些担忧,但并不排斥它,而是提出要真正用好它。从政务服务领域看,这些认识可从以下三方面关系进行分析。

技术迭代与政务变革的关系

自1994年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,各级政府敞开胸怀拥抱新技术新事物的姿态是一以贯之的,政务服务进步与信息技术迭代几乎是同步的。从网络使用到办公数字化、引入移动互联网、“一网通办”,再到人工智能广泛应用,伴随数字技术进步的,是我国政府治理的不断创新,是政务服务效能的不断提高及数字政府建设的不断推进。

当今世界,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化浪潮蓬勃发展。面对新的科技革命成果,各行各业用则进,不用则退,实现人机协作已是大势所趋。医疗、教育、制造等众多行业都在与AI“联姻结对”,政务系统也不例外,引入AI可让政务服务更高效、让技术赋能治理,更好实现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。作为一款高性能AI产品,DeepSeek是个好东西,政府部门对它投入热情大、反应速度快,短期内就被接入政务系统,派上了大用场。

从信息披露看,DeepSeek用于政务系统已经展现出了显著优势。比如,公文写作助手支持政策解读、文件起草、智能校对等,让政务办公流程更为流畅快捷;民生服务中的诉求分类、报告生成、关键信息提取等,极大减少了重复工单,缓减了人员工作强度,提高了服务精准度;特别是在城市管理方面,DeepSeek既可整合海量数据,也能凭借实时推理能力,实现快速分析、精准预测、动态决策等,从以往的“事后统计”升级至“事前预测、事中干预”,形成智能化管理的闭环体系,为城市大脑持续赋能。

应该说,DeepSeek大模型与政务工作是双向奔赴、互利共赢的关系。人工智能的大数据算力、24小时不间断服务,会让政务工作更有效率,政务服务更有质量。反过来,政务系统接入DeepSeek,不仅拓展了应用场景,而且政务智能体可持续为DeepSeek提供数据和训练资源,不断优化算法,为技术迭代升级创造条件,让它变得更加聪明、更有智慧。这种深度融合、互动互强的局面是人们乐见的。

深圳福田区“尝鲜”DeepSeek,解锁70名智慧政务“新员工”。  幸福福田微信公众号 图

人工服务与人工智能的关系

AI政务时代已然到来。深圳福田区“数智员工”的功能极为强大,被广泛应用于公文处理、民生服务、应急管理、招商引资等众多业务场景,覆盖了政务工作的全方位全链条,而且不交社保、不拿工资,不怠慢、不抱怨,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“顶呱呱”。可预见的是,越来越多的政务部门会引入AI机器人,进入工作岗位,推进政务工作向自动化智能化加速转型。这也进一步将人工与机器的关系推到了“前台”,引发了一些人的担忧。

实际上,自工业革命以来,人工与机器的关系就是贯穿科技发展史的一条主线。客观事实是,过往的技术创新与机器运用,虽然也取代一部分人工,但更延伸了人的肢体,增强了人的能力,拓展了人的活动范围,并在改进工作方式与环境、不断解放人的同时,也带来新的甚至更多工作机会。人类引以为傲的是拥有发达的大脑与思维,这也是人与动物相比在没有机体优势的情况下,还能在强手如林的自然界生存并处于高位的原因所在。

然而,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打破了这一状况,机器也有了“大脑”,而凭借大数据计算、深度学习和快速推理能力,其智能水平不断提高,甚至比人更加聪慧。

在这种环境下,人们的忧虑实属正常。有公务员担心被AI抢走“饭碗”,一些网民则评论说“混日子的可以下岗了”等。不过,人们普遍认为,用AI取代公务员做那些重复性、模式化的政务工作,将一些公务员解放出来,让他们向高价值的环节集中,做好更有意义的工作,这是必要的,并已经在发生,如果由此认为,AI能完全替代人工,可能言过其实、为时过早。

更不要说,政务工作包含大量服务性、协调性内容,可能是突发多变且没规则、无规律可循的,而多数是与群众打交道、是做人的工作,必须以心交心、以情交情,要有态度、温度,能投情、共情,有亲和力、判断力、应变力、创造力等,这些是人类独有的特质与难以被替代的能力,至少目前的AI技术还没有达到。

对人工智能与人工服务的关系,DeepSeek自己的观点是:“AI有潜力替代大部分政务窗口服务,但完全取代人工服务并不现实,也不必要。未来的方向是通过AI与人工服务的协作,打造更高效、更人性化的政务服务体系,让技术真正服务于民众的需求。”无论如何,在技术快速革新的时代,公务员应适应新变化、拥抱新事物,学习好、运用好AI,做到人机协同共生,不断提高工作效能,这是化解本领恐慌的必答题。

也要看到,AI发展构成挑战,也带来机遇,如同其他技术创新一样,它也带来了诸如数据分析师、系统维护师等新的职业机会。所以,公务员通过学习培训,可适应这些新的岗位需求。

效能与安全的关系

深圳福田的“数智员工”,修整公文格式准确率超95%,审核时间缩短90%,错误率控制在5%以内,而个性化定制生成时间从5天压缩至分钟级。在江苏镇江,DeepSeek登录政务系统并完成本地化部署上线以来,单日处理量等于全市公务员10年工作量。如此高效能的工作,令人惊叹,也充分说明DeepSeek是值得拥有的好东西。

但是,与高效能相伴随的是高风险,安全问题也是人们讨论DeepSeek接入政务系统的焦点之一。目前,多数地方选择民生与公共事务管理为DeepSeek模型的优先应用场景,涉及个人身份、医疗等大量敏感数据和组织的海量信息。

因此,在政务工作提质增效的同时,也存在一些需要规避的风险问题,如何防范数据安全与隐私泄露,如何解决算法偏见与歧视,如何避免对AI依赖可能引发的系统脆弱性危机。

进一步看,如果AI提取的关键信息、数据分析的结论报告、生成的政策建议等,有偏狭、漏洞、错误甚至违背法律、造成损失,那由谁来负责,有没有补救方案等,这些问题都需要充分考虑,并在AI的应用中不断解决。

DeepSeek的接入对政务工作流程、生态、制度等带来的可能是颠覆性重构,我们要以乐观而审慎的态度来看待,更需要以切实可行的制度作保障,目的是将这个好东西真正用好。

这次深圳福田在让AI员工上岗的同时,也在制度化道路上迈出了步伐,制定了《政务辅助智能机器人管理办法》。这一办法充分考虑技术伦理原则,将AI界定为“辅助角色”;划定了AI应用场景与适用领域,避免技术越界,要求每个“数智员工”都由专人监护,明晰了责任归属;在重要工作与关键决策流程中,仍然要求人工介入和干预。

对于AI新生事物来说,这些思路与措施有助于应对可能发生的信息安全、技术失控风险,很值得借鉴。今后,AI的广泛应用与政务工作的智能化升级,必然会出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,在发展中解决问题,在解决问题中推进发展,这是应有的科学态度与实践方略。(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)

有话要说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