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新闻:陈先生,中国原创的人工智能(AI)新模型深度求索(DeepSeek),仍让世界议论纷纷,你怎么看这种热度?
特约评论员 陈冰:用一句话来描述 DeepSeek 的讨论现状,就是深度求索正在进入 " 深度检测 "。这在人工智能研发高地美国尤为明显,而美国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 " 深度检测 "。
一是技术层面,几乎所有的 AI 研发团队都对此感到震惊,因为 DeepSeek 提出了全新的思路,而且有论文支撑。经过对论文的再检视和对应用程序的实测,科技界对 DeepSeek 的评价比较正面和理性," 物美价廉 " 是突出的特征。目前正在热议的是,DeepSeek 将对芯片产业及其他相关领域将带来怎样的影响?美国的芯片限制令是不是过于多余?
二是政治层面,美国的许多政客不顾事实,诬陷中国用 " 蒸馏技术窃取 " 了美国技术,使得美国在人工智能上的研发受到冲撞,要设法拦截中国在 AI 领域的突破,包括在芯片出口上设置新的禁令,还要调查其他国家进口的芯片是不是中转到中国市场。
三是对 DeepSeek 本身的检测,看这个 AI 新模型究竟有多强,能不能持续进化,能不能与美国的 AI 巨头 " 掰手腕 "。DeepSeek 的显著特征是,不需要天价资金,不需要最先进的芯片,也能创建最先进的 AI 模型,靠创新能力就能追平甚至超过美国的水平。这个过程是持续的、漫长的,可以说 " 深度检测 " 也才刚刚开始。
直新闻:技术方面的讨论,无论怎样人们都可以接受,但为什么美国要把 DeepSeek 泛政治化,要抹黑中国的原创技术呢?
特约评论员 陈冰:DeepSeek 的确在美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。美国的科技界还是识货,在看到 DeepSeek 发布的两款新模型后,立刻觉得这种 AI 思路与美国的不同:美国是高价钱、高质量、高收费;中国的 DeepSeek 与之相反,是低投入、高表现,而且是免费、开源。也因此,DeepSeek 的好名声是从美国传播开来的。
但是很快,美国便拿出泛政治化武器,对中国的 AI 成果进行抹黑和打压,指控中国 " 窃取 " 美国 AI 成果,提出要进行 " 国安调查 ",威胁对中国进行更严厉的芯片出口。
他们为什么如此不择手段呢?主要有三点原因。
一是对美国 AI 企业及相关产业带来巨大冲击,他们想用高投入带来高收益,但中国的 DeepSeek 却是免费或部分收费的,是普惠的,而且性能不差。这等于破了美国 AI 公司的高收费梦想,美国科技股一度 " 崩盘 " 就是最直接的反应。
二是美国政府刚刚把 OpenAI、甲骨文、软银等巨头聚合起来,宣布要 5000 亿美元,打造所谓的 " 星际之门 " 计划,以保持美国在 AI 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。想不到,这一宏大的计划,被中国的一家初创企业打上了 " 封印 ",引发了人们对美国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领导地位的质疑,迫使美国反思:花这么多钱打造 " 星际之门 " 有必要吗?是不是贪大求高?
三是在中美关系面临调整的关头,在特朗普政府威胁要对中国加征进口关税之际,DeepSeek 的出世,不仅宣告美国对中国的芯片限制令是失效的,也说明美国制约中国的 " 小院高墙 " 阻挡不住中国的科技创新。这可能促使美国重新思考对华政策,究竟是相互争斗,还是合作共赢。这三方面的因素叠加起来,导致美国一些政客、企业界人士对中国进行抹黑和打压。
00:31
直新闻:特朗普在白宫会见英伟达总裁黄仁勋,讨论了如何应对 DeepSeek 及美国的人工智能政策,其中有什么新意?
特约评论员 陈冰:DeepSeek 在人工智能业界引发轰动后,特朗普表态说,这给我们的产业界敲响警钟,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在竞争中胜出。现在他在白宫会晤英伟达总裁黄仁勋,就是寻找对策的一部分。英伟达研发的 AI 芯片,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。他们重点讨论的是芯片与人工智能政策,以应对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能力。
讨论的结果有三点:一是美国将继续推动 " 高大上 " 的 " 星际之门 " 计划,并计划推出新的 AI 解决方案,似乎对中国的 DeepSeek 进行过深度思考;二是特朗普坚持将对中国芯片进口征收关税,同时打算对中国继续进行高端芯片出口限制,可能还要加码限制;三是调查 DeepSeek 是否通过新加坡的中间商,购买了被禁止的英伟达芯片。
特朗普政府官员已开始进行调查。也就是说,特朗普政府在对华政策上,选择了以竞争为主。无论在人工智能领域还是在别的领域,美国对中国将采取打压的手段,来遏制中国的创新能力。特朗普要与中国先过几招,才可能坐下来谈。
作者丨陈冰
排版丨聂倩玉
视频剪辑丨郭雨露
编辑丨陈淼松
审校丨杨颖
监制丨王磊
有话要说...